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公共艺术概论
作者:邹文
定价:10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16774
出版日期:2019.03.01
印刷日期:2019.03.26
- 内容简介
- 前言/序言
- 资源下载
- 版权信息
本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名课程主讲教授邹文博士根据其教程讲义完成的著作,经历了20余年公共艺术在高等教育中的砥砺,就若干公共艺术常识、要理、特质作了全面探究、解析或总结,是一部系统、精要、深入而专业的公共艺术知识读物。 本书作者不仅执教公共艺术本、硕、博的课程,还在国内多个与公共艺术相关的权威组织长期参与执行及领导工作,熟悉中国国情背景和制度条件下的公共艺术情况,图书编写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基于作者在60余国300余座名城和文化遗址考察和从事公共艺术的“在场”与“直击”的优势经历,本书展示出400多幅案例图片,配合30余万字深入浅出的文字论述,图文并茂、透彻中肯、立论系统,展现了公共艺术的国际视域和研究动向,堪为公共艺术教研与实践的必读书。
more >公共艺术研究无疑是学术性的工作,其公共性更加需要强调。学术活动不 是个人的私事,而要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著书立说以总结自己的学 术研究成果,而公共艺术观念更主张学术工作同社会运动互动,和美术事业的 发展联系在一起——创作就写在社会里,在大街上,或在一张报纸上、一个大 的运动中。社会需要这样的学者,能够使整个社会受益,使广大老百姓都得到 艺术的关爱。作为一名理论家,“治学”应考虑到艺术和社会双向的评价。研 究传统,关注历史,也要关注现实的表现、现实的创作,把历史的传承和当代 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不是从史到史,而一定要从历史总结、借鉴,用艺术标 准评论当今的艺术缔造。古代和现代的艺术比较,一如东方和西方的艺术比较、 社会领域和专业领域在文化层面上总体水准的比较,都是一种双向评判。公共 艺术理论家和创作者,不可没有这种能力与追求。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尽管一讲就明白,可实践起来是很难的,要有勇气 和判断力,还要有落实的力量。中国古代的陶瓷、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龙门 石窟令人叹为观止,本书作者在这里面,能发现并重视了艺术本质的一种公共 性。历史的存在、发展、丰富,中间有各种创造性与“公共性”。历史学家顾颉 刚先生曾经说,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层累的过程,是一层一层积累的。重点研究 其中的公共性问题,说明当代社会进步了,而公共艺术的研究是与对中国历史 II 公共艺术概论 的思考、对美术史的思考有内在关系的。人类进步的过程必然反映为从完善自 我到完善一个群体的生活的公共性。 当代社会发展到需要对公共艺术有更加侧重投入的程度,体现了社会进步 的必然,即已经不仅仅是衣食温饱的问题了,精神世界需要进一步提高追求、 境界、期待。光是住得好不行,还要使建筑本身有艺术风格;一座建筑好还不 行,要一群建筑、一座城市、一个国家都合乎人类的审美理想。人类社会还处 在发展过程而不是终极,每前进一步就要求有更高境界的创造。历史远远不能 画句号,观念的终结绝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当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满 眼都是烟囱,应该说是很令他觉得充满美感的——中国要有工业化了!可是我 们现在觉得呢,烟囱全部都要拆掉才成。无烟城市环境,才是一种进步。当时 欣赏烟囱也是一种进步,现在更是进步了。我们有了更高的境界,这符合人类 发展历史。 我认为,新时代的艺术家们,值得以大的精力投入公共艺术事业中来。从 总结艺术功能上存在的公共性,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公共艺术,意义甚 大。对公共艺术应当怎样服务百姓、支持城市发展的问题,要很冷静地进行思 考,它不是一个盲目的口号。推动公共艺术这门学科的发展,合乎社会前进的 潮流。 我们应当真正重视公共艺术。艺术是为人,是为老百姓的。艺术的发展确 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需要。不管你是研究哪一个专业的,美术专业的也好,设 计专业的也好,没有大美术的观念,就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或理论家。 包豪斯为什么要请那么多画家、理论家、建筑师、设计家一起从事艺术研究? 因为包豪斯的事业具有极大的公共性。工艺美院之所以有工艺美院的传统,实 际上也在于老一代教授们致力于艺术的社会化开发。他们长期从事美术创作研 究,大量涉及公共性、社会性、人民性,能够在学术上略高一筹,主要靠一个 更高的境界。张光宇、庞薰琹、张仃等先生,既是很重要的画家,更是很重要 的公共艺术家。像庞薰琹的决澜社运动,是一个文化推动力极强的美术运动; 张仃先生在延安时期画了大量的进步漫画、插图、招贴画、年画等。公共艺术 修养有助于把学科基础做得更加雄厚,没有博学的基础很难成就高境界。 序 I I I 中国传统装饰的严肃性、学术性、艺术性的高标准需要重新强调,装饰问 题的学术研究实际上也是公共艺术的研究。这里牵涉较多的美学问题和东方审 美特点的文化传统。非常深刻也很微妙地从精神本质上抒发的那种装饰美,已 经是国人情感里的一部分。常书鸿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写过很多研究法国装 饰艺术的文章。装饰艺术极具公共文化精神,需要统摄、整合。张光宇先生在 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一个神女,一把宝剑、一团火,显然都是在主张担当民族 责任。今天,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应该把提倡公共艺术的精神,视同一 种神圣的责任。 我很高兴地看到,以清华大学年轻的博士邹文为代表的新一代学者,卓有 成效地承担起了公共艺术研究、实践的责任。他做了很多影响全国的了不起的 大事。这些事都超出了美术的一般意义,如他早在1996—1999年通过自己发起 组织且广被宣传报道的“诚信艺助”活动,就在中国最早公开提倡“诚信”的 概念,而且是以美术活动的形式提出来的。他的学术实践,克服了美术的局限, 无一例外都具有公共艺术的特征和精神。这一次,他写的《公共艺术概论》,是 由深度而具前沿性的思考和大量实践经验所支持的。最后,我借推荐本书的机 会,再次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公共艺术,思考公共艺术。 袁运甫 2003 年8 月24日
more >- 暂无课件
- 样章下载
- 暂无网络资源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版权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