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论文_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_第1页
陶艺课论文_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_第2页
陶艺课论文_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_第3页
陶艺课论文_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_第4页
陶艺课论文_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 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原始彩陶的欣赏与陶艺制作课的心得体会 原始时代的美术类别大致有: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等) 、 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及器物装饰画等)以及建筑和编织工艺等。那些我们 称之为美术作品的东西,总体上看并不是纯粹为“美”而创造的,是适用与审 美的结合物。原始时代美术的各个门类尚未有明确的分化,如雕塑、绘画与器 物往往是浑然一体、相互依存的。模仿说: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巫 术说:艺术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巫术活动。游戏说:艺术起源于游戏,而游 戏起源于人的精力过剩的宣泄。心灵

2、表现说:艺术起源于心灵表现。季节变化 的符号说:艺术是季节变化的符号。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 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 了最早的彩绘。中国彩陶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图案精美,花纹绚丽。中国彩 陶不仅代表着中国原始社会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成就,而且也是世界远古文化宝 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 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 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彩陶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 体现者。距今七千年到三千年的历史,几乎遍布全国

3、各地。仰韶文化彩陶因首 先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河南、陕西等黄河中上游地区属于这一文 化系统。据调查,发掘的遗址多达一千处。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 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 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 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 紧密,不易发生脱落。彩绘的形式总体上可分为图案和图画两大类1。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 10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4、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 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 6000 年的老官 台 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 的萌芽。在公元前 5000 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 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 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 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1912 年) ,至今仅有 101 年,而

5、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 已有 8000 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 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 8000 年到距今 3000 年左右, 绵延了 5000 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 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 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 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中国彩陶的起源一直颇多争议,在大地湾发现的直径 51 厘米的彩陶圜底鱼 纹盆,是目前国内发现直径最大的鱼纹盆。层的仰韶文化面貌截然不同。陶片 质地松脆、色泽

6、不匀,几乎见不到大块的陶片,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多已破碎, 发掘人员形象地称这些陶片为“酥皮点心” ,这一现象可说明当时制陶技术较为 原始。发现的器形很特殊,底部多有小小的三足支撑,或圜底、或圈足,基本 不见平底器。更为奇怪的是,在钵形器口沿内外均发现暗红色的彩条带。以上 特征无疑表明,它们不是通常认识的仰韶文化。从地层上看,这是早于仰韶文 化的遗存。经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测定,送检的 5 个标本年代约为距今 7300 年 7800 年,比仰韶文化早了近千年。大地湾文化的发现不仅确立了黄河上游地 区新石器早期文化,而且为探索彩陶与农业的起源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实物 资料。大地湾彩陶与世界上最早出现彩

7、陶的两河流域,及中亚地区在时间上几 乎是同步的,表明中国彩陶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渭河流域。 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早期,西安半坡类型;中期:河南庙底沟类型;晚 期:马家窑类型。 半坡彩陶,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 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 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 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 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 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 的盆罐大体相似。半坡彩陶早期纹饰, 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 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 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 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体味

8、,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 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 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 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西安半坡彩陶,时间为 6000 年左右,造型为圆底钵、圆底盆、折腹盆、细 颈瓶、直口尖底瓶、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彩绘纹样有几何纹、 人面、鱼、鹿等。其中的代表作品有彩陶人面鱼纹盆,彩陶鱼纹盆。 庙底沟彩陶,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 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 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

9、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 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 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河南庙底沟类型,时间为 5000 多年,造型为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等。盆的 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彩绘纹样中几何花瓣纹较多,还有鸟纹、蛙纹等。 这时候的代表作品有彩陶花瓣纹盆。 马家窑类型共分为三类:马家窑类型,半坡类型,马厂类型。时间为 4- 5000 年左右,造型有盆、钵、瓶、翁等。纹样有:同心圆、涡状纹、垂幛纹、 水波纹等。其中代表性作品有彩陶漩涡纹瓶。 马厂类型彩陶,1924 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 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

10、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出现 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 2350前 2050 年。 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另外,大 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在数 量、规模、艺术水平上与上述文化类型的彩陶有一定差距。古代陶器中还有一 种在陶器烧成后画上纹饰的彩绘陶。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正式由于它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 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最光彩的成就。 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提箱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 格、彩陶的装饰效果给人以生动、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

11、审美享受。彩陶 的文饰手法有线描型、平涂型和综合型。 黑陶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龙山黑陶,距今 4000 年左右,在山东章丘龙山 镇等黄河下游地区,黑、光、薄、棱、鼻是黑陶的基本特征,它给人以庄重、 肃穆的审美感受。 如果说彩陶是以其造型和纹饰的有机结合而光彩夺目的话,那黑陶则是以 质地精美和丰富的造型取胜。 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 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 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 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 6000 年左 右。1928 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 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 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 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 名为“龙山文化” 。因以黑色陶器 为

12、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 。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 陶、细泥黑陶。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 等几种。 黑色陶器。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 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 1000 度左右,黑陶有细泥、 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 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 ,轮制,胎壁厚仅 0.5-1 毫米,再经打磨, 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 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黑陶采 用轮制,器形浑

13、圆工整,造型优美, 装饰精巧,具有黑,薄,光,纽的艺 术特点。 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 呈红色的陶器。1921 年,我国在 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红陶1。 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 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红 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烧成。 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 呈红色。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马有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仰韶文化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类型,距今有 50007000 年的历史,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长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 成为中国新

14、石器文化的一枝主干。仰韶时期的陶器表现了高超的技艺,有着独 特的文化内涵,闪烁着原始人智慧的光芒。 在河南省巩义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仰韶时期的尖底红陶瓶。这件尖底红 陶瓶直口、方唇,上腹近直,下 腹稍鼓急收至尖底。泥质红陶, 陶质较细,使用泥条盘筑法制成, 内壁有拍捏痕迹。口沿下有几周 弦纹,近口处有六组捏制而成的 附加堆纹,划纹布满整器,从一 侧斜下盘旋至底,感觉犹如一个 水中的漩涡。腹中部有一系,系 上面有一不规则的圆孔,一侧有 一刻划的倒“曰”字。 据专家们考证,这是仰韶时期较为常见的汲水器,它巧妙地利用了重心原 理和平衡原理。使用时将尖底瓶放置于水中,等水自口流满时,尖底瓶会自动 竖起

15、。瓶身有一系,可系绳,倒“曰”字刻划文应为族徽,是氏族部落之间相 互区分的标志。 这件器物除实用外,口沿处盖一鼎或盆可做葬具,这就是当时流行的瓮棺 葬。据说,夭折的婴孩放在此瓶中,埋在父母住处的房基下,寓意骨肉不分离, 瓶身上的圆孔用来供灵魂自由出入。 北大前任文博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曾到巩义博物馆 考察,对此瓶产生浓厚的兴趣。 半山彩陶,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多为罐、壶。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 腹近直线,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装饰都集中于上半部。半山类型的彩陶, 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 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

16、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 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 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 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 半山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显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制作课课程体会制作课课程体会 经过两个多月的制作课,我收获很多,第一是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更切 身的了解和体会,第二就是对陶瓷手工艺品的尊重。 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搓泥条,看似简单的笔筒或者是茶杯造型在制作过 程中也是要求极其高的,首先要给泥块按摩,揉搓到表面没有裂纹才好,然后 切一块完整的方形

17、或者是圆形的厚度较厚的泥块作为底,接下来就是搓泥条, 要用掌心搓不能用指腹搓,这样搓出来的泥条比较均匀,不容易有裂纹,保证 泥条的厚度大概是 1cm,长度为 15cm,然后就是盘泥条,我自己的经验是先把 底部盘结实了,然后上面呈平行状态一次堆积就好了,接口处一定要按结实, 不然也会出现裂纹,上釉的时候会破碎。还有就是造型,不能做封闭式的造型, 尤其是出气口不能太小,不然在烧瓷的时候,不仅自己的作品会炸开,同时也 会威胁到其他同学的作品。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工具,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 的想象力,将作品做成了各种样子的造型,有做大白的, 有做海豚造型的,也 有做各种工艺品小摆件的,我也做了很多,但是

18、与其他同学相比,还是觉得自 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真的需要提高,这也是陶艺制作课给我的启发。 第二节第三节课就是拉坯,这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一个环节,虽然一晚上都 是忙忙碌碌的,但是并没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做出来。拉坯的过程,首先是给泥 块做按摩,按摩到十几分钟,然后把按摩好的泥块用力甩到机器的正中央,然 后开动机器,把泥块扶正到正中央,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手的湿润,要不停的 蘸水,另外,就是要注意把它拔高,然后在拔高的基础上做造型,当达到合适 的造型的时候,要注意用剪刀手把作品剪下来,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一开始总是失败的。但是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的第一个作品终于成功完成 了,之后也相继做出几个作品。 之后就是修坯,要把拉坯的作品修成标准的形式,厚度不超过 1cm,要有 圈足,表面要光滑,这是一个需要锻炼耐心和协调能力的过程。稍一用力,可 能作品的壁沿就会弄掉,或者是整个作品瓦解掉,真是非常可惜。 最后,就是上釉了,在上釉的时候,老师会非常认真仔细的为我们检查我 们的作品是否真正达到烧瓷的标准了,不符合标准的他们会耐心提醒我们去修 改,然后再上釉,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也是考验我的一项,我觉得自己完成的还 不错。老师们也是比较辛苦的,每次上釉手上都沾满了釉,然后再去清洗,真 的很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辛勤付出。 下面是我的部分作品的图片,实用性不强,但是自觉创意不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