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杏将熟,果农与寒流之争

大白杏将熟,果农与寒流之争
2023年05月21日 23:50 新京报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五一节前的一场降温,将熟的大白杏没能逃过这一劫。在大兴区采育镇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已经长成栗子般个头的大白杏,在风雨过后,散落了密密麻麻一地。

杏林下,遭遇冻害的青杏呈现出锈色斑块,掰开后,可以看到皱巴巴的杏仁,剥开杏仁皮,里边是空的没有果仁,这是受过冻害的大白杏,部分已经自然掉落,即便是留在树上的也长不大,后续将自然脱落。因为这一场晚来的寒流,山西营杏林文化园150亩的大白杏产量或将减半。

大兴区采育镇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工作人员在检查即将成熟的白杏。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果期,一场晚来的“寒流”

在采育镇凤河边上,有一条农业产业带名为“韩凤路农业产业带”,在这条产业带的核心区,方圆数里延续着来自山西的移民栽种的大白杏。

纵观采育镇近半个世纪的大白杏种植历史,与自然的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过程,即便是在农业设施发达的今天,果农仍要盼一个好天气,期待年年风调雨顺。

实际上,果农与寒流争产量,每隔几年就要发生一次。前年,在杏树开花期,大白杏就遭遇了一次冻害,几乎造成了绝收。今年农历闰二月,北京的春天似乎比往年要冷一些,加上一场迟来的寒流,杏果产量再次面临挑战。

五一节前的一场降温,将熟的大白杏没能逃过这一劫,遭遇冻害的青杏呈现出锈色斑块。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杏受自然天气的影响大,加上成熟期短,不耐储,不耐运,杏产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局限性。通常情况下,杏树在落花后的坐果期,需要大量的养分补给,同时离不开适宜的温度,尤其在花和幼果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生晚霜冻害,几乎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目前,树底下的杏不多了,这是已经清掉一大批落果了。”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工作人员李采锋指着杏树下的落果说,今年花期时,为了防止杏花遭遇冻害,果园进行了防冻措施,平稳度过了开花期,但是没想到在坐果期遇到了冻害,果园前几年也遇到过冻害,但不像今年这么严重,这是比较少见的。“当时天气预报的是3摄氏度,从这个温度来看问题不大,但实际上,当天的温度达到了零摄氏度,还下了霜,比预想中的要冷很多,因此发生的冻害面积也比较大。”

发生冻害后,采育镇林业站工程师姚林啟接到了农户打来的求助电话,咨询冻害后的补救措施。已经从事林果研究30年的姚林啟介绍,这一次的冻害不仅发生在杏树上,对葡萄等果树也造成了不同程度损害,果树品种不同,要采取的补救措施也不同,但有的果树损失几乎是无法挽救的。

姚林啟认为,在农业面对自然灾害时,农业保险仍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目前,有的果树保险保期是从5月开始,但其实梨、杏、葡萄等果树,开花是在4月,在此期间有很大可能性发生冻害,这一类果树的保期并不合理,果树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险保护。现阶段,农业保险的赔付力度不高,甚至不足农户付出的成本,有的灾害还不在保险范围内,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户自身要承担相当大的损失。

土地流转,小农户旱涝保收

采育属于永定河冲积平原,部分土地是沙土地,适宜种植果树,种出来的水果含糖量高。姚林啟向记者介绍,说起大白杏在采育镇的起源,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当时的大白杏还叫香白杏,比起最早的土杏,香白杏的口感和产量更优,个头更大,有的比鸡蛋还要大一点,单果克重在80克到100克之间,大的甚至达到125克,四个就能达到一斤重。大白杏逐渐在凤河一带形成统一种植,在上世纪80年代后,杏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产业发展壮大。

上世纪90年代初,从北京市农业学校毕业后,姚林啟进入采育镇林业站工作,从事果树研究工作。那时候采育的杏产业达到顶峰,杏树面积有三四千亩,有的村子家家种杏树,但那时候只是各家各户少量种,一到成熟季,农户要开着农用三轮车,把杏拉到市场零售,当时杏一斤能卖1块钱多,农户的种植效益还不错。

纵观凤河两岸,周边的村几乎都种过杏树,其中山西营村是产大白杏最多,也是最有名的村子,如今这里是采育镇唯一集中连片的大白杏林。刘洪波是土生土长的山西营村人,也是来自山西的第十八代移民,在他的记忆里,成长的日子里少不了杏树。2015年时,刘洪波流转出果农的杏树,建立山西营杏林文化园,规模化种植大白杏。现在,山西营杏林文化园保留着成片的大白杏树,大部分树龄已经超过50年,老一点的大白杏树已经上百年。

在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外,还散落着少数杏树种植户,每户种上几亩地杏树,一般为自家吃或零售,仅占全镇大白杏的一成。凤河营村民刘玉英今年54岁,原来家里也种着几棵杏树,后来土地流转后就不再种了,现在在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务工。

“以前各家种杏树都是单打独斗,到了成熟季,要赶着采收,到周边三里五乡的集市上售卖。”刘玉英说,那时候种杏最怕坏天气,尤其是在开花坐果期,到了收获期,还要担心售卖,杏怕颠簸,熟透的杏,手一碰很快也会变黑,加上周边的种植户也多,卖果走不远,都集中在凤河营、大皮营赶集,远点到廊坊堤上营,杏一多就卖不完,但舍不得扔,带回来路上一颠簸,就坏了,那时候没少糟蹋杏。现在的集体种植好多了,销售比以前有保障。

几年前,刘玉英家里的地流转了出去,在她的印象中,那一年村里70%的村民都把地流转出去了,原来的果树变成了林地、草地,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曾经种地的村民,也从农活中抽出身来,找个班上,旱涝保收。

今年是刘玉英在山西营杏林文化园的第4个年头,她主要负责园区里除草、浇水等农活,干的还是果树上的农活。“这些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树,种着有感情。”刘玉英说,以前辛苦一年还要担心收成,现在出了家门就知道自己能挣到钱,心里更踏实。

灾后减产,大白杏品质不减

在凤河两岸,民间流传着“山西多少县,凤河多少营”的说法,采育大白杏也带着浓厚的山西移民文化。刘洪波以杏林为纽带,把祖辈传下来的移民文化接力下去。他在园区内设置了移民文化墙,通过绘画向游客讲述了那段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起源的移民故事。近年来,山西营杏林文化园打造了露营基地等多元特色,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采摘环境。

杏林文化园,墙壁上画着山西移民历史题材壁画。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目前,大白杏即将迎来成熟季,熟透的大白杏,通体会呈现白色,吃起来软弱香甜,汁水丰富,掰开离核,杏核吃起来也是甜甜的,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刘洪波介绍,虽然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但经过风雨后的大白杏,品质会更好,个头也更大些。

再过几天,刘玉英和园里一同务工的村民,就要进入繁忙的采摘期,他们要把树尖上不好采摘的杏先摘下来,留下好摘的大白杏,为方便游客采摘做足准备。预计到6月10日,游客就可以入园采摘了,采摘期大约可持续至6月下旬。

在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大白杏大部分走采摘销售的渠道,还有一部分优等果作礼品,走商超等销售渠道。为了让市民吃到地道的采育土特产大白杏,近年来,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为此园区也调整了采摘时间,将熟的大白杏会提前采摘,市民收到大白杏的时候,可以品尝到最佳口感。目前,山西营杏林文化园已经形成完善的线上销售供应链。

依托杏林等农产业,刘洪波成立了北京京采盛芳农业专业合作社,将蔬菜种植、加工处理、推广农技服务、休闲农业等集合在一起,吸引山西营周边七八个村子的农户入社,目前合作社有3000多亩,每年的销售额达到六七千万元。

杏产业发展,仍需突围

采育镇杏产业,主要集中在凤河两岸,杏树种植面积约三四百亩,全镇有四家杏合作社,数十户小农户。其中,大白杏主要集中在山西营等村,其他村还有凯特、金太阳、大棚王、玉八达、串枝红、串枝白等杏品种,不同品种可以错峰上市,延长了杏果的成熟采摘期。

近年来,采育杏产业逐渐发展成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形成品牌效应,杏品种多元化发展,延长产业链,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但实际上,杏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定瓶颈,采育镇农办主任王洪波向记者介绍,杏的上市期短,果量一大,价格就下来了,加上杏的存储技术有限,存储时间长了影响口感。目前,有的合作社也在尝试做杏汁、杏干等产品延长产业链,但体量都不大,加上成本高,价格不稳定,农户还是倾向尽早卖出去。

大兴区采育镇山西营杏林文化园,村民行走在杏树林间。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北京做农业种植,土地成本高,人工成本高,农户的种植成本就上去了,加上种果树的经济效益有限,王洪波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普通的杏一斤卖3块多,但精细化管理的杏能达到10多块一斤,小农户一户几亩地几十棵杏树。”

如今,采育镇种杏树的果农年龄普遍偏大,大都已经50多岁,年轻一代已经不愿意种地,果品产业的发展面临人才缺失。为了更好地发展杏产业特色种植,采育镇正在引导小农户加入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种植,并尝试划分一定区域,统一品牌宣传采摘,让更多小农户走上精品发展的路子,增加收入。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